关于游戏的圈里圈外

2007-07-04 435 0

前言:这段时间本来在考虑做一个游戏博客,内容有别于那种游戏资讯类,是将一些好的游戏策划文章和制作资源以及一些优秀的游戏文学作品放到里边–当然我个人没有实力去全部原创,就当是一个相关资源聚合吧。不过我在摇曳铃丹哪里看到她已经做了一个类似的聚合,里边内容量也非常大,实在不敢相比。不过我还是不打算放弃这个念头,可能会把博客的中心转移到游戏文案策划和游戏文学作品这两方面来,不过还是等理清思路了再考虑怎么去吧,不知道有没有对此类感兴趣的朋友呢?

         这段时间不知为何,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各种思维都无法很好集中了,公司需要去考虑的两个案也暂时没有头绪去做,难道是天气闷热的原因吗?或者可能是一些潜在的压力开始困扰我了。

       《圈内圈外 理想与现实》算是一篇旧新闻了,但它也算是一篇让人感悟良深的报道,让我想到多年前《电软》上看过的一篇对日本游戏产业的报道,别看日本游戏产业的发达,但是那里边不知道倾注了多少游戏制作人的心血,也可以说那些成就都是靠呕心沥血换来的,要进入这个行业,不是想像中那么简单。

现在市面上有家叫游戏学院的学校,其广告宣传中无不对游戏行业几近华美渲染夸张之词,我想他们在这样宣传的背后到底有负责任地考虑过到底能教会给那些怀着梦想的前来学习开发技术的青年们些什么?

本文来源于 :广州日报

    许多年轻的人们在门外张望,觉得网络游戏制作人风光无限———一个游戏的灵魂人物、不菲的收入、被众多网游爱好者所崇拜,更吸引人的是,游戏成了工作。行内人却紧锁着眉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调试———表面上是灵魂人物,事实上却是个争议人物,游戏好受崇拜固然皆大欢喜,但现实往往是,被上司骂,下属怨,玩家嫌弃。当热爱的游戏成了工作,当疲惫得直想往床上倒还要强迫自己玩两个小时游戏时,游戏成了梦魇。最沮丧的是,结果也许根本不是你当初想的样子……圈内圈外,隐去光环,看看网络游戏制作人真实的生活与心情。

  撰文:林玮琳

  从大冷到大热

  青城 男 32岁 门户网站产品总监

  和青城约好了在咖啡馆里见,早来了几分钟,便站在门口等。眼前人来人往,我盯着人群搜寻着想象中网络游戏制作人的样子。青城忽然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愣了一下,完全不是想象中刻板严谨的IT人,眼前的青城像足了艺术家,留着长发,个头很高,人也很随和,一点也不拘谨。

  青城的专业出身是电子与信息工程,所以后来转行做了网游制作人,他在程序技术方面的优势特别突出。他说,做制作人的有70%是策划出身的,只有30%是技术出身,他就是那30%。言外之意,似乎这种转变更加考验人的意志。

  青城入行是在1998年,这之前,他是那时的人们趋之若鹜的”IT人士”,拿高薪的白领。但有钱有闲的他却觉得无聊之极,于是开始玩电脑游戏。玩着玩着,职业病就犯了,他对游戏程序设置有诸多不满,发展到后来,就干脆自己编了一个游戏程序出来。编着写着,心里也有点待不住了,他想转行了。

  1998年对中国的游戏制作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年份,网络游戏还是个未来的词汇,单机游戏正在盗版风下难以为继,只有几家实力超群的大公司在苦苦坚持。青城也不多想,就将他设计的游戏程序投给了那为数不多的几家尚在做游戏的公司。很快来了消息,珠海的一家软件公司求贤若渴。身在青岛的青城收拾简单的行装南下,留下身后人们一声声难以理解的叹息。

  转行做游戏,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收入少了,青城说,同班毕业的同学的收入那时是他的两倍。同学聚会,聊起各自的境况,青城身在其中有时也难免不是滋味,奇怪的是,愈是失落心里愈坚定,他始终觉得游戏行业前途无量。

  果然,跨过新千年,他的梦想就成真了。网络游戏为他们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游戏制作人再也不是孤独的舞者,他们的阵营在悄然扩展。青城也不再只写程序了,在珠海6年的历练,加上自身雄厚的技术背景,早已使他成长为一个全才的制作人。而此时,他才发现身边的同事已来来往往换了几拨人,他想,自己也是时候挪挪窝了。于是,来了广州。

  当初坚信,转行做游戏是一个无悔的选择,如今网络游戏制作人大热,青城也没有喜出望外。波澜不惊的背后,是他内心最朴素的声音,他说:”我就是热爱游戏。”因为热爱,他对无休无止的加班从不抱怨;因为热爱,他总是第一个回办公室,不管凌晨几点才入睡;因为热爱,他甚至觉得休假比上班还累,早上醒来想到要去上班做游戏了,他的心里就充满力量……原来在青城豪迈的艺术家外形下,有一颗细腻而隽永的心,写满了对游戏制作的热爱。

  成为前辈 幸或不幸?

  Yuki 女 32岁 市场推广

  见过许多安徽女子的灵秀婉约,当Yuki清亮爽利的声音从电话那端传来时,心里一下定位了她的形象,肖丽可人,清清爽爽的样子吧。交谈中,Yuki常用轻柔的笑声来回答提问。问她玩游戏的历史,她难为情地笑着说:”很久了,高中就开始了。”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打的是连在电视机上的游戏。恍然,想起了《魂斗罗》、《超级玛丽》。从电视机转向电脑,开始玩单机游戏,然后就是联机上网玩网络游戏,Yuki一路紧跟着中国电子游戏成长。说起大学读的”经济管理”,仿佛已经是陈年旧事了,工作以后,从没用过。

  因为对游戏着迷,1995年大学毕业后,当朋友告诉她台湾一家软件游戏公司招人时,Yuki立刻欢欣鼓舞地去了。丰富的游戏经验让招聘过程没有悬念,Yuki顺利被聘为执行策划。那时还做单机游戏,一个团队只有七八个人,Yuki就是在当时锻炼了日后成为网络游戏制作人的基本能力—从策划游戏的文案、数值、规则到讨论可行的程序,再到人物形象,甚至是游戏的配乐,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她亲力亲为。游戏伴着她成长,她则伴着中国的游戏制作从弱到强,她因此被人称作前辈……

  一晃四五年,游戏业的发展日行千里,网络游戏制作人成了香饽饽。YUki与同样是资深网游制作人的先生,去了上海,注册了公司,自立门户,研发网络游戏。只是,在这个变动中,YUki的职业角色发生了转变。同样是在网游这个圈子里,她脱离了制作人的工作,转而从事市场推广。

  解释这个转变,YUki的笑声里少了点轻松,多了些苦涩。听得出是发自肺腑的话,她说:”我们这批人很不幸,制作网络游戏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尤其是女性从事这行的,就更辛苦了。那时常常连续半个月夜里加班到第二天的凌晨5时,然后9时又准时来上班。如果是现在,肯定熬不住。”这个行业里男女比例特别悬殊,基本是9∶1,”女生干了这一行,都有点不像女生了。”这话既是YUki无奈的自嘲,又是此中有深意的提醒—跃跃欲试的女孩们,成为网络游戏制作人,你准备好了吗?

  奇幻女孩游戏梦

  尹菱 女 22岁 软件公司文案策划

  尹菱的上司介绍我和她认识时,她刚刚从工作间跑出来,跌跌撞撞地冲到面前,额前的刘海遮住了眼,她迅速用手捋了捋,自然地伸了伸舌头,偷眼瞄了一眼站在她面前的两个人。活泼的神情,纯真无邪的眼神一下泄露了她的资历,她一定是个初入职场的新人了。

  1984年出生的尹菱刚入职半年,是公司网络游戏的执行策划,主要负责文案。现在她所做的工作,是许多资深制作人必经的阶段,好比是一部电影中的编剧,决定着游戏中每个人物的生存大环境与命运。

  虽然是后生晚辈,但比起行业前辈们,尹菱是幸运的。毕业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的她,是首届艺术系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精通绘画及动漫制作。酷爱游戏的她,上了大学后,在游戏的世界中更加悠游自在,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一款新上市的网络游戏。只是,”玩过很多游戏,却没有一款精通。”尹菱羞赧地说,声音越来越低。

  但是,这点不足却没有影响尹菱进入网游制作人这个行业,至少在公司的招聘条件中,她最大的优势是脑子里汩汩冒着美轮美奂的传奇故事。

  尹菱说,父亲从小就培养她看书的爱好,最爱的是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所以,大二时,她开始创作小说,写的都是她对精灵世界与魔兽王国的奇思异想。可惜的是,小女孩三分热度,写了两万字的奇幻故事再没了下文。尹菱怯怯地说着,像是没有完成作业的孩子,害怕老师的责罚。但事实上,最终

相关文章

办公室生存的动物法则
城与非城
1968年 人们在怎样生活?
高尔基说谎了
无量信息
一场未知的预谋

发布评论